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快资讯丨墨言教育摄影技能干货分享||中国画的五字构图法在摄影中的应用

时间:2023-03-15 09:59:15 来源:哔哩哔哩 分享至:

无论是绘画还是摄影,构图都是创作的第一步,是艺术创作的过程。

中国风摄影,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模仿向来被摄影师们所重视。


(资料图片)

而在中国传统国画中,其中有“五字构图法”,非常值得学习。

所谓五字构图法分别为“之”、“甲”、“由”、“则”、“须”,在传统绘画中按照这五个字的结构样式来分割空间。

在摄影中,这五字构图法是可以参考借鉴的。下面我们就分别举例说明。

1.“之”字构图法

“之”字构图法,在画面构造中,按照之的形状进行景物的分布,这种构图带有引导式构图的优点,能够展现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,纵深感很强。

“之”字构图法的诀窍在于,“左推右让”有点像太极。

当左边的山脉向右延伸时,右边就空白出来避让开。

这个空白的地方就是留白。在山水画中很容易表现。

在风光摄影中,如果有雾的出现,这样的效果也很容易拍出来。

在日常中,雾并不受人待见,因为能见度低。

但很多摄影师恰恰喜欢雾,特别是中国风摄影师,很喜欢在雾天构造唯美的意境。

雾是天然的留白,许多时候我们拍摄需要虚化画面,突出主体,有雾的情况下就不用了。

这是天然的背景,而且更具氛围效果,会产生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意境。

雾的出现最适合拍摄“之”字构图因为雾经常出现在山谷中,它会将山谷隐去,形成天然留白。

构成了“之”字特有的左推右让的避让关系。

山势走向千回百转,幽然深邃,具有很强的纵深感。

这张照片云雾和水面被渲染在了一起,有点小船在天上游的错觉感,很新奇。

2.“甲”字构图法

“甲”字是上重下轻,着墨点在上方,下方留有较多的空白。

上面重的部分是视觉中主体,下面轻的部分是陪体。

当把上方的空间用景物填满时,视觉的中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。

在绘画中常常将远景放在上方,进行浓墨展现,近景放在下方,留白较多。

有点像使用长焦压缩空间的效果,把远景拉到你眼前,给你眼前一亮的震撼。

“甲”字构图法在摄影中适合展现远景,比如山水风景,近处是湖水,画面较空,远处是群山。

湖水画面尽量压缩,将远山较多的展现,具有较大的威势,看上去很震撼。

“甲”字构图法使用长焦的效果更容易突出画面效果。

作者顺着沙丘的脊背拍摄,竖式画面将这沙丘展现的淋漓尽致,渺小的灌木,在沙丘的巨大压势下显得很脆弱。

整个画面上重下轻,视觉冲击力非常强。

3.“由”字构图法

“由”字构图法,景物多集中于画面底部,在上面则轻描淡写,留有大量的空白。

这种构图“上轻下重”,给人很稳定的感觉,适合表现山水与城市风光。

画面上部的留白多留给天空。

我们先看传统国画,怪石嶙峋,把画面下方填满,画面上方留有空白。

虚实结合,盎然成趣。

这是摄影版。我们看到摄影师其实也没有将画面下方填满。

他只是将景物的重心放到下方,上方留有的空间更大,这样也能构成“由”字构图。

像这样的照片,严格来说也是“由”字构图的法则,只是个人认为上方太空了,如果突出一些景色会更好些。

4.“则”字构图法

“则”字构图法,从字形上看,其实就是左实右虚。

在画面中所侧重的关系是左右景物的比例。

左边景物为主,右边留有较多的空白。

在传统画作中,留白是非常常用的意境表现手段。

留白构图的本质其实就是虚实结合,不管是上虚下实,还是左实右虚,都是如此。

虚实结合,再利用留白的手法,往往寥寥几笔就能画出空间感极强的作品。

在摄影中,这种构图手法并不难表现,我们可以将山的侧面作为主体。

左边为山体,右边留有空间。

左右虚实,不一定要填满画面,我们可以在一处空地上,左边站立一个人,右边为,这样也是左实右虚的“则”字构图法。

左边是树,右边比较空只有一艘小小的船只。

背景做了虚化,更容易展现近景的画面,不要让远处的实景干扰了画面。

5.“须”字构图法

“须”字构图法与“则”字构图法相反,是左虚右实。把画面的主体放在右边。

山体作为画面主要景物放在了画面的右边,左边则是一片云雾,此时画面就是右侧偏重。

这张照片恰好与“则'字构图法反过来了,小船在左边,主要景物在右边,占据更大的画面比例。

虚实结合要注意画面的平衡,就是说无论是左虚右实还是左实右虚,在空间上可以表现出来,只是画面中尽量不能失衡,不能是空的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港澳空调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